捷成传媒-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

查看: 107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雁来蕈 (溧阳民间美食之六十)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4-6-13 05:53:1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雁来蕈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(溧阳民间美食之六十)

    “雁来蕈”这道家庭美食,我们小时叫“雁来蕈熬酱油”。记得儿时的我,手吊着灶台边沿,“馋喔喔”地咽着口水看妈妈熬制。那时这“雁来蕈”一般都是从码头街渡船口的“街道菜场”从农民手里花2分钱一斤买的,回家清洗干净后,用汪德隆的“原白秋酱油”和嫩生姜熬制,这个美味,的确胜过“山珍”和“海味”,用它来做面条、馄饨的汤料盖世无双,用它来品小酒远胜皇帝用膳时的48道菜!
    “雁来蕈”这溧阳山间的美食是什么时候出名的,我就不知道了,但世界第一部研究食用菌的专著宋代陈仁玉撰写的《菌谱》,倒也把溧阳雁来蕈浓墨重彩“实笃笃”地夸赞了一番。直到中央电视台多次来溧阳拍摄雁来蕈,我才知道小时尝着老妈用汪德隆“原白秋酱油”和嫩生姜熬制的雁来蕈,被推上了央视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。这无疑让全国亿万看客直咽口水之际,也让溧阳的雁来蕈市场的价格成几何级数增长,由原来的2分一斤涨到2元一斤,再由2元一斤涨到20元一斤,最后一路飙升,由20元一斤涨到200元左右一斤。搞得真正的溧阳雁来蕈失去了踪迹,野鸡货充斥于市场。
    “雁来蕈”的做法很多,除了爆、炒、烧、蒸、煮外,讲究“吃精”的许多溧阳人把其熬成酱汁蕈,这种吃法和制作方法,溧阳山里人和溧阳城里人基本上是一样,这到底是溧阳横涧山里老农首先发明的,还是溧阳城里少妇事先搞起来的,这就不得而知了。而熬制出来的雁来蕈,色泽乌黑透红,异香扑鼻,鲜美无比。
    “雁来蕈”熬制方法:先把雁来蕈简单冲洗,一朵朵削去根部的泥土和根须,再放进清水中浸泡十几分钟,然后用牙刷细细刷柄和伞背面的皱褶。洗净的雁来蕈控水的时候,切姜片(姜片切厚一点,多一点,但一定要嫩生姜哦)。热锅起油,先放入姜片煸炒至金黄出香气,倒入雁来蕈均匀翻炒,加白糖、生抽、老抽(酱油建议到宝塔湾文昌阁下汪德隆的第五代传人汪玉兰处购买),加适量水淹没雁来蕈,烧开后转小火,不时翻拨,看着锅中咕嘟着,雁来蕈渐渐都熬成一致的深咖啡色,闪着莹莹的光泽,氤氲的热气散发着浓郁透鲜的香味,这时的我感觉这正是纯正的20、30、40后(上辈老人们)熬雁来蕈时的味道。尝下咸淡,又略加了盐,慢慢熬至汤汁浓稠,关火。锅盖揭开,让酱汁雁来蕈凉透,装入煮沸消毒的玻璃瓶中储存,放冰箱冷藏据说可以保存好久。要吃时取出,任你作配菜、拌面条、下馄饨、品小酒,尽享其中!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( 苏ICP备2021045576  苏ICP备2021045576号-1

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

GMT+8, 2024-6-26 07:1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